重点查处涉酒涉牌等问题
问:公安部123号令实施一年多来,效果如何?
答:公安部123号令正式实施一年多以来,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文明出行的意识明显增强,过去常见的酒后驾驶、超速超载、不遵守交通信号等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一定遏制,随意并线、争道抢行等交通陋习有所减少。新驾驶人安全驾驶综合技能明显提高,驾龄1年以内新驾驶人引发的交通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,同比分别下降16.3%、14.9%。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,其中,大中型客货车肇事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8.7%,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起数首次降至20起以下,创历史最低。
问:2013年重点查处了哪些交通违法行为?
答:2013年,公安部坚持“什么违法严重就整治什么,哪里问题突出整治哪里”,组织各地在城市重点查处酒后驾驶、涉牌涉证违法行为,在高速公路重点管理超速行驶违法行为,在农村重点整治酒后驾驶摩托车、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违法行为。在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迅猛增长的情况下,2013年全国查处交通违法升幅同比下降19.6%,通过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查获交通违法下降9.3%,21个省(区、市)通过监控设备查获交通违法的数量同比下降。
“买分卖分”问题较突出
问:123号令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?采取了什么措施?
答:去年,公安部交管局通过对部分重点省份贯彻落实123号令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发现,有的地方考场建设工作进展缓慢,对考试工作简单一停了之,导致考试积压问题突出,引发群众不满;有的地方新的考试要求不落实,没有组织小型汽车模拟灯光使用和大中型客货车夜间考试,没有落实领证前教育宣誓、当场发证要求;有的地方存在交通标志、标线和监控设备设置不科学、不合理、不规范,执法取证不符合法定程序,违法认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;有的地方非法中介扰民、“买分卖分”的问题还比较突出。
对于检查中发现考试工作要求不落实的问题,已经责令有关单位进行整改,同时将继续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。
对于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交通管理设施存在的问题,2013年,公安部部署各地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道路交通信号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排查治理工作,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交通信号和监控设备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。据统计,排查治理期间,全国共新增标志牌11.3万个、拆除和更换标志牌8.5万个;整改不规范的交通信号灯3.2万组;撤除设置不合理监控设备9668套、更换1.5万套。
对于非法中介扰民、“买分卖分”的问题,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,严厉打击、依法查处非法中介。